本計劃由流動學校有限公司(本慈善機構)主辦,歡迎捐助我們支持本計劃。

奠基過往經驗,延續既有人力資源,擴闊弱勢服務對象和範圍,推動反思生活和提昇幸福思考層次。幸福可以是物質,可以是目標,可以是狀態 。思想越成熟者,越傾向後者。但無論覺得甚麼是幸福,均應從主體出發,自覺、審視與行動才可以獲取及感受幸福。本計劃是凝聚有心分享的義工及畢業生,協助處於弱勢者「擴闊視野,引發動機、反思審辨,形成期望,結伴鼓勵」,既推進學生尋覓幸福,亦反思及提昇義工的幸福感與想法。

本計劃為有潛質升學而因社會資本影響視野及成就期望的學生,提供實質的活動資助,建立社群網絡,擴闊生活視野及改進成就期盼外;亦計劃協助失明人士及少數族裔等弱勢社群融入香港社會,享受良好人際關係,戶外環境和學校課程知識。而培訓之義工亦由過往主要由一間大學學生,擴大至各大學及本計劃的畢業生。在專業人士組成的高質素同儕網,與參加者一同走出課室,交流及加強生活經驗,在共同的通識主題下,既學習公開試課程所需的知識、技能、態度;同時在同儕參與的真實場景下,為自己生活與期望,帶來衝擊與反思,提昇個人對未來的憧憬與期望,逐步計劃和實現幸福。

「流動教室」(Mobile Classroom)

  1. 每年為生活圈子局限的三間中四學生及或部分學校的弱勢社群,約六十名學生,提供「流動教室」服務,擴闊生活視野,提高經驗質素;並與新高中課程知識結合,應對部份公開試的內容。
  2. 每年培訓十至二十名大學義工及或畢業生,因應學生背景及經驗,在課程主任及班主任商議基本策略後,由義工按新高中通識科課程設計課程及實施,協同推動本計劃。
  3. 與學校老師交流,除了處理高中通識科的共同及分組課程知識、技能、態度外,更須發展師生互動的優勢及明辨思考的理性思維,提昇參與者個人反思的素質,逐步建立校本課程,並將經驗分享與其他學校。
  4. 資助義工及參加者在活動中走出課室的車馬費、膳食費及入場費等活動費用,補充及擴闊需有的經驗基礎。

項目聯絡人:
鍾耀斌博士  [email protected]

計劃核心小組:
[2017-18年度計劃核心小組名單]